合作交流

学生境外交流

遇见巴黎,身与心的全新旅程

2018-10-22 1297

由于项目需要,我有幸受导师Benjamin Chetelat教授派遣,赴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IPGP)G2E课题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科研交流,学习Li元素的化学分离及同位素测试技术。此次导师与我同行,我们于2018年2月1日搭乘国航飞机从北京启程,当地时间晚7点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开始了这次法国之行。

开启全新旅程

第一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内心有点紧张和忐忑。法国不同于其它欧美国家,许多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都没有英文标注(多数为法语),对于没有一点法语基础的我来说,即便是简单地乘地铁也要费好大的劲。幸好有导师同行,在其帮助之下,我办理了公交地铁一卡通,了解了地铁标识(M-Métro),购买了orange手机卡(类似于中国移动,资费有点贵,但信号不错),去了华人开设的超市等等,并在Julien老师的帮助下租了一间温馨的小公寓,由此开始了巴黎的生活。

巴黎1.jpg 巴黎2.jpg

初见巴黎

到达巴黎刚好赶上周末,我便同导师乘火车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位于诺曼底大区的勒阿弗尔——一座在二战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港口城市,在两天的行程中,我品尝了美味的法餐,游览了勒阿弗尔周边的美丽小镇,对法国有了初步的认识。周末过后,我们按计划来到了IPGP,上午在Julien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IPGP的实验室,并认识了G2E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当天下午举行了中法合作项目的进展汇报,并对我在IPGP的学习及实验进行了规划;会议结束后,我们有幸在Jerome教授带领下参观了居里夫妇曾经工作过的实验室,令我非常惊讶、震撼的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竟是在如此简陋的实验室内完成,这也让我们这些后来的科研人没有理由不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求索。

巴黎3.jpg 巴黎4.jpg

走进科研

来到巴黎一周以后,导师完成了在巴黎的工作,启程回国,我也正式开始了我在IPGP上班式的学习,每天早上9:00到学校,晚上6:30结束。课题组安排从事Li-Si同位素研究的张旭博士对我进行实验指导,主要内容为河流沉积物和河水样品的Li元素化学分离及同位素测试。开始实验之前,首先要学习超净实验室主要实验设备及应急设备的使用,并了解超净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及注意事项,签署进入实验室的合同。完成进入实验室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便开始了正式的实验学习。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我熟练掌握了自然样品Li元素的化学分离流程,初步掌握了Li同位素分析测试前对MC-ICP-MS的调试过程,并完成了博士论文所需部分样品的测试工作,得到了一批有效的测试数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实验期间仍遇到了种种问题,减缓了实验进度。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更多样品的测试,但在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Li元素化学分离及同位素测试原理及设计流程的认识,为回国后优化重建Li元素化学分离方法和同位素测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此次交流学习任务也算圆满完成。

巴黎5.jpg 巴黎7.jpg

遇见倾城美景

工作学习之余,在巴黎游玩当然也少不了。每当周末没有实验时,我便背上书包开始游览巴黎具有代表性的景点:第一站便是巴黎的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很不幸由于罢工,近期埃菲尔铁塔无限期关闭),然后是“埋葬”着法国众多伟人的先贤祠,继而是从雨果笔下了解到的巴黎圣母院,代表着法国大革命辉煌的凯旋门,与市民和游客零距离接触的法国参议院所在地—卢森堡公园(公园中还矗立着纽约自由女神雕塑的原型—小号的自由女神雕塑),世界艺术瑰宝的殿堂之一—卢浮宫(当然少不了人群中挤上半个小时去看一眼神往已久的蒙娜丽莎画像),还有中国桂林的友好城市—法国象鼻山所在地—埃特勒塔(Etretat)等等。

巴黎8.jpg

学会生活

身在异国他乡,除了学习、游玩之外,也要学会如何生活。除了周中学校餐厅供应午餐外,其它时间的吃饭问题都要自己解决,对于平日不怎会做饭的我来说,也是一项挑战。一开始只能煮从国内带过去的方便面,随着时间推移,为了丰富自己的食谱,从超市购买了各种调料、炊具,渐渐的学会了做不少菜,炒菜、水饺、蒸饭、手抓饼等等,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独立的生活,厨艺也是必不可少的。

感悟

法国交流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收获却是满满的。虽然国外的“月亮不都是圆的”,但是单就科研方面来说,的确有其先进之处,科研上的相互交流的确可以增长知识,拓展思维,让我们的科研素养不断增强,使我们的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不断接近!

感谢导师和学院提供的这次交流机会,感谢IPGP张旭博士在实验中给予的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IPGP Julien老师和Jerome教授对这次交流学习的大力支持!

供稿人:地科院2016级博士生宋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