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学生境外交流

愿你青春飞扬,归来经“天”纬“地”

2018-10-22 1009

今天地小科采访了正在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交流访学的博士生杨业。让我们一起听听他在异国他乡的奋斗故事。也希望天大地科人不论身在何方,都能胸怀“天大”使命,发挥“地科”精神,经“天”纬“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青春无悔。

在导师的推荐帮助下,我有幸来到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斯特拉斯堡大学Laboratoire d’Hydrologie et de Géochimie de Strasbourg实验室学习就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6个月的访学即将过半,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收获颇多并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带着清晰目的做实验

在抵达斯堡大学安顿好后,我理所当然的第一反应就是“明天”能不能开始做实验。然而,当我真正开始进入实验室已是两周后的事了。并非这儿做事效率慢,而是我们需要带着“目的”去做实验,对自己的样品了如指掌。所谓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实验步骤和顺利完成实验,更多的是考虑样品代表性如何,采集质量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实验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大小,模拟计算结果及样品用量等等。之前本以为自己想的挺明白的,在两周的讨论及学习后才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这让我认识到:着手实验前请再多一次的讨论,厚积而薄发,这样会让出来的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

杨业1.jpg

系统规整的实验流程及记录

一本本泛黄的实验室记录手册告诉我宇生核素地化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其中记录着建立实验室时所有的数据、原理、计算方法、操作步骤、后期的修改及增加内容;有自实验室建立以来的每一天每个人的简要实验记录;有自建立以来离子柱每一步的加酸量及更换树脂时间;有每一次的废酸处理记录及数量。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良好的记录习惯也为我们的实验数据质量保驾护航。

杨业2.jpg 杨业3.jpg

珍惜我们的实验环境

臆想中的国外实验室应该是集高大上、优精尖的代名词,不过真的来到了实验室才发现整体环境有些陈旧,略带历史感。国内高质量的超净室,先进的实验室配置及强大的实验室团队都是我珍惜和想念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 English and French

在一个法语国度里似乎英语并非小学老师告诉我的那样:“学好英语,走遍世界都不怕”。在学术交流中也最惧怕老师之间偶尔的法语秀,就算是英语,每次老师教我做实验前的英语单词补习也是不可缺的。有一次想不起来 “量筒”这个词,最后不得不使用各种近义词以及手脚并用,我想未必各位看官都知道吧,不知道的赶紧去翻字典。不过法国年轻人还是可以讲英语的,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求助一位好的翻译。英语不仅在我们的交流中实用,在写作中更是需求量巨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下意识地多学习多交流。

总结

白驹过隙,时间将过半,实验进度正常,整个实验过程已经慢慢掌握。对于样品采集、前期准备、化学提取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和老师进一步讨论,希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顺利完成自己的实验和数据讨论。在大洋彼岸的这段时光里,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开阔了视野。非常感谢导师和中法两校诸位师长的指导与帮助。

杨业4.jpg

斯特拉斯堡地处法国东北与德国凯尔隔莱茵河相望,别称欧盟第二首都,是欧洲议会的所在地。城市遍布水系,中心为岛屿,其中哥特式建筑大教堂和有“小威尼斯”之称的小法兰西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城市都很悠闲,每天下班后在河边总会有成群的人在草地上促膝长谈,河边的酒吧也总是坐满了人,也映射出了法国的浪漫气息。

杨业5.jpg 杨业6.jpg

Laboratoire d’Hydrologie et de Géochimie de Strasbourg实验室建立于2009年,以水文生态、地球化学同位素、水岩作用、多孔介质水文及转移等研究为主,针对地球表层关键带流域、土壤及含水层运行机理展开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不同尺度的研究及模型模拟。若感兴趣可进一步了解:https://www.lhyges.unistra.fr